夏桂成的学术思想

夏桂成治疗经前期漏红:凡在经前期出现阴道漏红 , 并随月经周期发作者 , 称为经前期漏红 , 或称经前期出血 , 现代妇科学称为黄体期出血 。 本病亦为临床所常见 。 其特征为每届经前期阴道漏红 , 出血量少 , 点滴不净 , 少则3天 , 多则半月 , 与经间期出血相连接 , 与经期延长相混淆 。 夏教授在长期临床观察中 , 发现本病不同于经期延长、经漏、赤带及经间期出血等病证 , 具有一定的特点 , 且有些病情复杂和顽固 , 常反复发作 , 故应专题讨论 。
1.传统辨治
按传统的辨治方法 , 依据一般出血病的常规 , 从虚、热、瘀论治 。 虚者指气虚不能摄血;热者指血热迫血妄行;瘀者指血瘀血室 , 致血不得归经 。 经前期漏红亦不例外 , 亦应从虚、热、瘀论治 。 虚应为阳气之不足 , 乃脾肾之亏虚 , 以致子宫失于固藏 , 故见出血量少 , 色偏淡 , 无血块 , 伴有腰?楚 , 腹胀 , 大便易溏 , 纳食不佳 , 神疲乏力 , 舌质淡红 , 脉细弱 。 治当健脾补肾 , 益气摄血 , 方选归脾汤加续断、菟丝子、紫石英等 , 必要时可加阿胶、鹿角胶等;热应为阴虚郁火证 , 故见经前期漏红 , 量稍多 , 色红 , 质粘腻 , 伴有胸闷烦躁 , 乳房胀痛 , 头昏头痛 , 口干舌燥 , 夜寐甚差 , 大便偏干 , 小便黄少 , 舌红绛、苔黄腻 , 脉弦数 。 治当滋阴养血 , 凉血清热 , 方选保阴煎加女贞子、旱莲草、桑寄生;瘀应为肾虚血瘀 , 故见漏红量少 , 色紫黯 , 质粘腻 , 有小血块 , 或有小腹或少腹胀痛 , 胸闷烦躁 , 大便偏黑 , 舌紫暗 , 脉细弦 。 治当补肾助阳 , 化瘀止血 。 方选加味失笑散加续断、紫石英等 。

夏桂成的学术思想

文章插图

2.辨治特色
【夏桂成的学术思想】临床辨治特色 , 其一是调周法治疗 , 其二是辨病施治 。
2.1 调周治法 即周期中4期均治 。
经后期属于周期中的奠基阶段 , 治以滋阴养血 , 佐以健脾助阳 , 方用归芍地黄汤合异功散 。 药用炒当归、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茯苓、太子参、白术、陈皮、续断、菟丝子、炙甘草等 。 随着经后期的后移 , 还要逐渐加入杜仲、肉苁蓉、锁阳等 , 以阳中求阴 , 促进阴长 。
经间排卵期 , 是重阴转阳的转化期 , 亦是本病治疗的重要时期 , 补肾调气血以促转化 , 方用自拟经验方补肾促排卵汤 。 药用炒当归、赤芍、白芍、山药、山茱萸、熟地黄、炒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五灵脂等 。 经前期漏红 , 脾肾亏虚者多 , 故常加党参、黄芪等;如有明显的阴虚血热现象者 , 经前在原方基础上去鹿角、当归 , 加女贞子、旱莲草、紫河车等 , 有利于经前期控制出血 。
经前期是阳长的时期 , 也是漏红发作的时期 , 有相当部分患者 , 表现出心肝火旺的血热证候 , 因此 , 在经前期以补肾助阳的同时 , 必须佐以清热止血之法 , 方选健固汤 , 或毓麟珠 , 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 药用党参、白术、山药、牡丹皮、茯苓、续断、菟丝子、鹿角霜或鹿角胶、钩藤、栀子、炒荆芥、大蓟、小蓟等 。 但是病发时期 , 要在辨证的前提下 , 结合调周法 。 血瘀证者 , 可在加味失笑散合毓麟珠方上进退 , 因为补肾助阳有利于活血化瘀 , 或者限制血瘀的发展 。 血热证者 , 可在保阴煎的方药中加续断、紫石英、制香附等 , 不仅照顾到经前期的特点 , 而且亦有利于经期经血排泄之顺畅 。 脾肾气虚证者 , 仍当以健固汤加减 , 或偏于脾虚者 , 可以温土毓麟汤治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