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大米,松江大米为什么这么贵

松江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松江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松江人世世代代以大米作为主食 。松江水稻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松江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水稻栽培经验 。唐宋以后,松江一直是全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水稻产量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同时,松江大米以品佳质优闻名全国,成为历代进贡朝廷的贡品 。
松江大米
上海市松江区叶榭镇、泖港镇、石湖荡镇、新浜镇、小昆山镇、佘山镇共6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松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沪松府〔2013〕127号
上海市松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企业标准:Q/VGAT1-2013《松江大米》
松江大米为什么这么贵?
随着第二届进口博览会的大幕拉起,“进博时刻”再次吸引世界目光 。最新的产品、前沿的科技、精心的设计,众多“专精特尖”产品当中,人们印象中的一种最为传统的农产品——来自松江的大米也搬上了这次进博会的国际舞台,并在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指导、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主办,展示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转移展区占得一席之位 。
将香喷喷的松江大米“扛”到进博会的,是位于松江区产量大镇新浜镇的土是宝农业专业合作社 。一大早,合作社负责人何杨阳就出门赶赴这场全球来商的盛会 。虽然是传统农产品,但松江大米作为上海市唯一稻米类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早已是香飘在外,因此作为参展商的何杨阳也是挺起了腰杆 。发放宣传资料,与意向客户和合作方交谈,一天下来,何杨阳感慨,来进博会做生意是一方面,希望我们原生态的松江大米端上更多市民的餐桌 。另一方面,感受、沟通,彼此的借鉴、互相的启发,是何杨阳参展最大的“获得感” 。运用物联网技术更好地进行田间管理,让客户通过无线端全方位观摩耕作过程,是何杨阳对于未来农场管理的期许 。
在进博会的友商展台,作为参展商的何杨阳当起了观众,了解几家物联网企业之后,现代物联网与传统农业如何更好实现嫁接?在这样新型职业农民的头脑里也有了更为细化的蓝图 。
既然进的新技术云集的技术转移展区,何杨阳家的松江大米当然不会是“刀耕火种”下的收获 。在土是宝农业专业合作社,570亩的稻谷生产,实现了“中医农业”的跨界融合 。何杨阳介绍,稻谷生产过程全部原生态,“不用除草剂,除草只用人工” 。稻谷从浸种、播种、田间管理到采收整个过程中,实现“零化肥”、“零农药” 。植株营养补给和防虫,有技术合作单位配比,来自于天然生物体的中草药制剂 。何杨阳介绍,由于生物体的营养共生和防虫抗病系统经过千万年演化,对害虫和杂草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和对环境影响更小,也可以减少农产品生长过程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
【上海松江大米,松江大米为什么这么贵】生产过程也有现代无人机技术的助力,土是宝是与上海市科委下属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的无人机农业应用试验基地 。农业无人机除了喷施药物外,在这里,还可以进行土地测量,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生长监测等操作 。田间的高科技减少人工投入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何杨阳说,“无人机每小时作业面积可达100亩,比传统作业效率高40倍,而且雾化效果更好、喷洒也更均匀,每亩可节约用药成本20-30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