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的功能简介 北斗是通讯卫星还是导航卫星


北斗卫星的功能简介 北斗是通讯卫星还是导航卫星

文章插图
一问:北斗是什么?
通俗来说 , 北斗三号系统可以看作中国版的GPS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 , 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 属于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 。 北斗的发展经历三代 , 北斗一号系统2000年年底建成 , 是一个试验系统 , 向中国提供服务 。 2007年至2012年 , 北斗二号系统建成 , 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 2017年到2020年 , 30颗星组成的北斗三号系统建成 , 也就是全球导航系统 , 可以服务全球 。
二问:北斗组了一张什么样的网?
北斗三号不是一颗卫星 , 而是一个系统 , 包含30颗卫星 。 这些卫星组成了一张网 , 将地球和临近空间笼罩在内 。 因此北斗三号建设过程也被形象地称为“组网” 。 这张网上的30颗卫星 , 分布在三个不同高度的轨道面 , 包括24颗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3颗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
MEO卫星是北斗三号主力卫星 , 运行在距离地球约2万公里的轨道 , 主要提供导航定位授时服务 , 以及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 。 IGSO卫星主要运行在距离地球3万6千公里轨道上 , 由于是高轨道卫星 , 可以有效增加亚太地区卫星可见数 , 为亚太地区提供更优质服务 。 GEO卫星主要运行在距离地球3万6千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 , 提供区域短报文、星基增强等特色服务 。 三个轨道面的星座设计 , 是北斗导航系统的独创 , 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
与其他导航系统相比 , 最突出的特点是增加了高轨道卫星 , 卫星越高抗遮挡能力就越强 , 尤其在低纬度地区性能更有优势 。 同时 , 利用高轨道卫星 , 北斗还增添了通信功能 , 提供全球独家的短报文服务 。
三问:北斗有什么特色功能?
短报文是北斗特有的功能 , 从北斗一号一直延续到北斗三号系统 。 导航卫星和通信卫星是两类卫星 , 但北斗导航卫星上却附加了通信功能 。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秘书长王博介绍 , 北斗用户利用终端 , 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 , 还可以通过短报文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他人 。
在有移动网络覆盖的地区 , 这一功能似乎鸡肋 , 但在大量尚未有网络覆盖的地区 , 如沙漠、远洋、深山、森林等 , 就必须要依靠卫星通信 。 一般卫星通信比较昂贵 , 北斗短报文则成本低廉 , 且附加在导航终端里 , 更为便利 , 在应急救援、远洋渔业等领域得到有效应用 。
如今 , 北斗三号的短报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 , 从一次发送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000多汉字 , 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 , 应用场景更为丰富 。 除了短报文 , 北斗系统还有多种特殊应用 , 另一个例子是国际搜救 。 北斗三号系统的6颗MEO卫星上 , 装有搜救载荷 , 可以与其他全球卫星搜救系统一起 , 为全球用户提供搜救服务 。 “举个例子 , 渔船在作业过程中遇到恶劣天气遇险 , 搜救终端在触水之后会自动把搜救信号发到卫星上 , 卫星会把这些信息转发到地面系统 , 地面系统可以快速计算出遇险者的位置 , 告诉附近的救援力量快速开展搜救工作 。 ”
北斗卫星系统总师林宝军此前介绍 。 这项服务是按国际卫星标准 , 与其他国际卫星搜救系统联合开展的一项免费公益性服务 , 主要用于水上、陆地、空中遇险目标的定位和救援 。
四问:为什么有了GPS还要建设北斗?
全球共有四个全球导航系统建成或在建 , 除了北斗 , 还有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和欧盟伽利略 。 GPS上世纪就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 在我国也有庞大应用规模 , 但我国依然努力建设了自己的北斗系统 。 北斗三号工程卫星总设计师谢军表示 , 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 , 甚至是基础设施中的支撑和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