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拉肚子怎么回事,拉稀屎是怎么回事( 二 )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平时应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需要做到的就是饭前洗手、便后洗手 。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及时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目的是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
3、食物加热后进食
要注意饮食,在日常饮食中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一定要充分加热 。
4、锻炼身体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这是很好的预防腹泻的方法,可以进行的运动就是适度、运动强度不大的运动 。
5、及时补液
腹泻会加重体内脱水程度,可导致体内流失大量电解质,建议通过口服补液来预防脱水,避免呕吐、腹泻后出现脱水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有预防和治疗脱水的效果,还能减少腹泻次数,减轻呕吐症状 。
腹泻是怎么回事?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 。 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 。 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 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 。 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
1.急性腹泻
(1)细菌感染 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 。
(2)病毒感染 人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如: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
(3)食物中毒 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 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 。 患者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
(4)喜食生冷食物,常饮冰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
(5)消化不良,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嗳气(打嗝)等症状 。
(6)着凉 夏季炎热,人们喜欢呆在空调房内或开着空调睡觉,腹部很容易受凉,致使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 。
2.慢性腹泻
慢性腹泻的病期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因此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 。
(1)肠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疾病;③肠结核;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⑤肠道念珠菌病 。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肠病(克隆病和溃疡性结肠炎);②放射性肠炎;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肠炎 。
(3)肿瘤 ①大肠癌;②结肠腺瘤病(息肉);③小肠恶性淋巴瘤;④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肽瘤等 。
(4)小肠吸收不良 ①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②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

详情参考

总是腹泻是怎么回事 总拉肚子一般是1:长时间饮食不规律,喜欢吃刺激肠胃的食物,比如,生冷,辛辣的食物,喜欢暴饮暴食,大量饮冰酒,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从而引起腹泻,2:长时间穿衣服过少,着凉导致的拉肚子,3:人体通过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出现拉肚子,恶心呕吐等症状,4:肠道疾病,如结肠炎,在炎症刺激下导致的拉肚子,建议出现频繁拉肚子情况时,少吃油腻辛辣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

推荐阅读